关于血清疗法,很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,针对此次新冠状病毒,提出了血浆抗体疗法的治疗方法,但不能夸大效果,其中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,那么,血清疗法原理是什么?血浆抗体疗法存在什么问题?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。
血清疗法的原理是什么被称为“新冠克星”的血清疗法解释起来并不复杂。
人体在感染某类病原体后,一般会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类病原体的抗体,从而有效抵抗病原。
新冠病毒当然也不例外。患者在被其感染后,免疫系统出现免疫应答,当体内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具备足够规模时,就有可能战胜新冠病毒。
而康复者体内血液中往往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,通过抽取他们的血液,对其血清(即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)进行一定的处理,就可以用输血的方式将抗体给到临床病人,帮助患者以自身免疫系统对战病毒。
血清疗法,在人类与传染病对抗的历史中,已有超过100年的实践。
19世纪末,德国柏林,医生给一位白喉病患儿注射了一种含有白喉抗毒素的血清,此后患儿病情明显好转,血清疗法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理论和临床上的“双赢”。
在抗生素尚未问世前,该疗法一度被应用于炭疽热、天花、脑膜炎和一些让人类束手无策的传染性疾病的治疗,被称为“历经百年考验,行之有效”的方法;但随着疫苗和抗生素的出现,抗毒血清除了对少数病毒(如蛇毒、狂犬病)的专项治疗外,大面积退出了临床一线。
直到一些既无疫苗、又无特效药的致命性病毒横空出世,传统的血清治疗思路才重新被加以利用。
2003年SARS病毒于全球肆虐之时,钟南山院士曾提出用康复者血清治疗SARS患者的建议;解放军302医院的姜素椿教授,用康复患者的血清给自己注射,数日内痊愈并重返工作岗位。
同期,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专家通过临床治疗发现,接受血清治疗的“非典”病人退烧较快、死亡率相对较低;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专家团队经过对“非典”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的调查,认为其中IgG型抗体有抵抗同型病毒再次攻击的效用。
上述研究和应用,都曾为血清疗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借鉴和依据。
血浆抗体疗法存在什么问题血浆抗体疗法的最大问题,首先是产量极为有限。
根据当年SARS血清疗法的经验,血清需由康复病人捐出,300 ml的血清只够1名病人使用,而1人1星期只能捐献1次血清,且这样会使初愈病人难受,数量受到制,所以只能对少数严重病患者使用。
其次还有如下问题:
1、SARS康复者的血清中绝不能携带如肝炎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病毒, 即血液样品的安全性要求很高。
2、确保输入者与输出者血型相配, 输入的血清对被输入者不会产生不良反应。
3、冠状病毒可能存在多个变种,抗血清是否对这些变种都有抑制效果还是个未知数。
抗血清分类抗血清主要有三类:
一是传统血液制剂的免疫球蛋白,即此次进行新型冠状病毒临床治疗的方法制备的血清;
二是鼠源及人源化单克隆抗体,小鼠在病毒刺激下产生相应有效抗体的脾细胞,与载体细胞融合后克隆增殖,注入小鼠腹腔培养,也可用康复患者的T、B细胞制备;
三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,将抗体基因片段导入工程菌或细胞进行发酵或培养。
关于血清治疗的能力不能夸大,因为人体的捐血量是有限的,抽多少输多少,抗体的数量短期内无法大量复制。
以上就是有关血清疗法原理是什么,血浆抗体疗法存在什么问题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